数字赋能,银行风险防控迎来多项创新

博融之坚 2024-02-11 8.58 W阅读

(图片来源:摄图网)

线下向线上迁移 风险防控迎来多项创新

疫情时期,银行将大量业务由线下转移到线上,此时对银行的风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及后疫情时代背景下,银行业正在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科技,加快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化重塑风控模式,持续提升信用风险的智能识别、精准检测、敏捷处置。在2023年8月公布的半年报中,多家银行均提到了如强化风控体系建设、优化数字化风控平台、构建数字化风控体系等。

工商银行表示要提升数字化风控能力,构建以数字化准入、智能化风控、线上线下交叉验证为特征的普惠金融全流程风控体系。建设银行打造一套涉农金融数字化风控体系,应用数字化工具,推进服务点线下网格化、线上智能化风控体系建设。招商银行(600036)运用金融科技提升数字化风控能力,以风险数据驱动风险决策,提高风险认知能力和风控效率,持续推进“全风险”管理线上化、平台化,加快推进“全风险”风控智能化进程,提升风险管理协同效率。

数字化风控需关注四方面建设

行业资深从业人士指出,从建立数字化风控所需支撑要素条件和相关的实践来看,银行在建立数字化风控体系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数据、系统、团队和机制四个方面的建设。

数据是基础。数据是数字化风控的基础,银行在数字化风控建设过程中,应结合自身实际,强化内部数据治理应用的同时,重视外部数据资源规划。当前有不少银行已经接入地方的政务数据,如公积金、税务、社保等。以这类数据针对客群开展产品创新,同时通过不断引入外部商业化数据,强化模型迭代,夯实数据对数字化风控的基础支撑。

数字赋能,银行风险防控迎来多项创新

系统是关键。数字化风控要求风险决策具备实时性,需要功能定位不同的系统高效协同,形成配合。从实际业务出发,部分银行基于某些业务需求,临时搭建系统以配合完成某些业务需求,实现了较低成本投入而完成任务,但不利于长期发展。从业人士建议,银行应做到规划先行,基于搭建数字化风控体系角度制定明确的系统规划,再结合自身实际分步实施,从而保证关键系统的性能具备长期支撑能力。

团队是核心。数字化风控需要由专家型人才组成相对稳定的团队,从而形成能力和知识互补,并在持续实践中积累风控经验。对于中小银行而言,建设初期可通过加强外部合作解决自身的能力不足,但仍需加快组建具备自主风控能力的团队。大型银行则通过建立金融科技人才自主培养激励模式,进行差异化的人才培养路径。总之,银行需要针对数字化人才的引入、培养、激励和职业规划等方面做出设计,从而实现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稳得住”。

机制是保障。数字化风控模式下,业务和风控融合的程度显著加深,业务部门与风险部门建立起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如果说数据、系统和团队决定了银行能否成功建立数字化风控体系,那么机制将决定银行数字化风控体系的运行成效。

数字化转型的速度和程度,已经越来越成为一家银行是否具备和能否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其中,数字化风控体系的建设更是银行在数字化转型中必须高度关注的重点,也是必须要投入资源、加快突破的难点。未来,数字化风控不仅是数据、模型等金融科技的综合运用,更是商业银行业务和管理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

(责编:王超)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电子银行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