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推动乡村振兴开新局

博融之坚 2024-02-28 1.61 W阅读

  近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新场镇王坝村连片大棚里,草莓、香菜、食用菌长势正旺,村民们忙着采收、搬运、装车……

  “得益于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全村特色产业多点开花,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持续夯实。”王坝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罗启文告诉记者,该村发挥邻近贵阳城区的优势,2023年种植蔬菜1000余亩,发展茶叶1000余亩,乡村旅游风生水起,带动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超过330万元。

  贵州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为“三农”发展汇聚资源要素,稳步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土特产”增收富民

  近期,贵州省普安县的早春茶开采。独特的地质地貌、气候环境,造就了普安的“贵州绿茶”第一采。据了解,普安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地热资源丰富,使其核心产茶区的早茶比国内其他早茶产区提前20天左右上市。

  近年来,普安县把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重点发展,全县茶园面积目前达18.3万亩,重点打造的“普安红”品牌声名远扬。2023年,该县干茶产量达9500吨,实现综合产值17.59亿元,惠及农民1.8万户7万余人,带动茶农户均增收1.7万余元。

  普安县委书记龙强告诉记者,该县受赠栽种的0.2万亩“白叶一号”安吉白茶,带动全县农民种植白茶1.1万亩,如今进入丰产期,实现荒山变成茶山、山区变成景区。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贵州山多地少,耕种条件受限。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做强农业。

  靠山吃山。近年来,贵州立足山地资源,加快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围绕“富在农家”重点发展蔬菜、茶叶、食用菌等十二大特色产业,聚焦“品种品质品牌”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产品精深加工,“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百花齐放,好品种、好品质不断转化为好产品。“土特产”为贵州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撑。

  六盘水市水城区扬长避短,深耕刺梨产业,在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持续发力,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目前,水城区种植刺梨40.3万亩,惠及农民3.7万户16.2万人,刺梨产业成为该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富民产业。水城区委书记陈石表示,该区力争在“十四五”时期末建成刺梨“千斤园”12万亩,刺梨鲜果产量达4万吨以上,刺梨产业总产值达7亿元以上。

  修文县发挥山地立体气候优势,聚焦猕猴桃产业,持续做好品种选育、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工作,目前全县猕猴桃种植面积16.7万亩,种植规模排全国第三位、贵州第一位,培育了“采上果”等多个知名企业品牌。2023年,该县猕猴桃鲜果产量超10万吨,综合产值达30亿元,成为当地群众的“致富果”。

  如今,贵州的李子、刺梨、蓝莓、茶叶规模引领全国;猕猴桃、太子参等产业的规模进入全国前三;蔬菜、食用菌、火龙果等产业的规模进入全国第一梯队。

  一方产业带富一方群众。数据显示:2023年,贵州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4953.61亿元,比上年增长4.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8.1%。

  产业发展有保障

  走进安顺市平坝区夏云镇湖新村马武屯坝子,油菜苗长势正旺。在该村杨文全农机农业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精耕细作下,380亩水淹地变身高标准农田,去年实施稻菜轮作,扣除耕种成本后略有结余。农机合作服务社负责人杨文全表示,有了农业机械,耕种的效率、效益都大幅提升。

贵州推动乡村振兴开新局

  近年来,农业农村对机械化的需求日益增加。2019年,杨文全抓住时机,从中国农业银行平坝支行贷款30多万元,购入第一批农机具,牵头组建农机合作服务社。

  “农机专业合作社弥补了农村劳动力不足的短板,促进了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既能有效防止土地撂荒,又能促进农民增收。”中国农业银行平坝支行行长洪明告诉记者,该支行面向有购买农机需求的农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出了“惠农e贷”“农机购置贷”等金融产品,助力农机下乡。

  据了解,在中国农业银行平坝支行持续不断的助力下,杨文全农机农业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意”越来越红火,目前已有30多台(套)农机具,可为周边近3万亩土地提供“种管收”一条龙服务。2023年,该合作社实现收入350余万元。

  近年来,贵州省金融机构积极完善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围绕地方特色产业配置金融资源,为产业壮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铜仁市针对农村金融人才缺乏、乡村金融服务成本高、产业发展急需资金等问题,与金融机构合作,选派金融干部担任“金融村官”,探索建立“引导金融人才下乡,带动资金、服务、产品下乡”的“一引导三带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铜仁市金融和国有资产发展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该市500名“金融村官”累计走访群众33.95万户,协助地方争取乡村振兴产业贷款22.09亿元。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铜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杨明杰表示,该行将持续解决好小规模经营农户和适度规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难题,以优质金融服务推动激活农村、做强农业、扶富农民。

  据中国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数据:截至2023年底,贵州省涉农贷款余额为19813亿元,同比增长14.1%,涉农贷款余额、新增额分别占全省各项贷款的43.9%、50.7%。

  乡村治理环境美

  “老家变得有些不认识了。”去年过完春节外出务工的贵州施秉县马号镇老县村村民高延毅没想到,不到一年时间,家乡变了模样:乡村公路两旁有了候车亭,小溪变得干净了……

  去年以来,老县村瞄准村容村貌“脏乱差”问题,把人居环境提升作为凝聚民心的重要工程来抓,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实施污水整治工程,升级排污管网,建设污水处理湿地,从根本上解决了污水直排问题,当地人居环境实现从局部美到全域美、从一时美到持久美的转变。

  同时,老县村注重乡土味道,用彩绘形式把乡村振兴、移风易俗、孝老爱亲、环境保护等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搬”到墙上。老县村驻村第一书记蔡芳青告诉记者,墙绘让墙壁变成了生动会说话的“宣传员”,既彰显了文化魅力,又潜移默化地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力量。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既是贵州当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更事关贵州农民根本福祉。贵州省大力推进乡村建设“八大工程”,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改善,乡村环境更加宜业宜居,村民生活更加安心舒心。

  贵阳市以农村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厕、治风“五治”为抓手,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生产要素向农村集聚,深入推进农村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实现革命性改变,农村逐步走向“环境美”“发展美”“乡风美”。

  2023年,贵阳市动态整治农村危房4028栋,实施14个农村供水保障工程、16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升工程、91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和12条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完成400个村寨垃圾收集收运点、2个有机垃圾协同处置项目建设,巩固提升农村户厕改厕成果6578户,新建农村公厕17座。

  贵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马骁表示,实施农村“五治”,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转变了乡村治理方式。

  据了解,贵州省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不断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经济日报记者 王新伟 吴秉泽)

推荐阅读:

惠达铝业(831765):第四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

都在盯紧北向资金“尾盘异动” 这么多年竟然集体误读了?

人保车险|为什么车险需要300万三者险?